我院唇腭裂正畸團隊榮獲湖北省科技獎技術發明二等獎

        6月25日,加快推進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暨湖北省科技創新大會在漢召開,會上正式公布了2021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共授獎300項(人)。此次大會共授予自然科學獎43項、技術發明獎40項、科學技術進步獎190項、科學技術成果推廣獎10項、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獎15項。其中,40項技術發明獎設一等獎12項,二等獎14項以及三等獎14項。

       我院正畸一科唇腭裂團隊袁文鈞、賀紅、鄭潔、匡文穎完成的項目“唇腭裂數字化鼻牙槽突塑形(DPNAM)治療體系的研發”從眾多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湖北省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二等獎,此為我院首次獲得的技術發明類獎項。

獲獎團隊成員:

項目背景:

       唇腭裂是最常見的先天性顱頜面畸形,我國每年新增唇腭裂患兒約在3-4萬例。唇腭裂修復手術是主要治療方式,術后易并發鼻翼塌陷、唇部偏斜等面部畸形,增加患者及家庭的精神與經濟負擔。鼻牙槽骨塑形技術(Presurgical Nasoalveolar Molding, PNAM)是目前最常用的新生兒術前矯形技術,可顯著提升唇腭裂修復手術效果,有助于手術療效的長期維持。但傳統的PNAM矯治存在復診頻繁、療效穩定性不足、難以推廣等缺陷。因此,對傳統的PNAM矯治器進行改進,長期穩定地解決術后鼻唇畸形,并使這項治療易于推廣,是提高唇腭裂術前矯形治療效果的關鍵。

       袁文鈞主任醫師及賀紅教授帶領研究團隊歷時10余年,尋找新的治療策略和治療方法,創建了唇腭裂數字化PNAM(DPNAM)治療體系、發明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矯治器,并完成國際首例新技術治療,相關系列病例發表在口腔正畸學頂級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dontics and Dentofacial Orthopedics》,AJO-DO雜志主編認為,該技術可幫助致力于解決顱頜面畸形正畸醫生獲取新的技術并幫助患者獲得更有意義的生命。項目成員多次受邀在國際唇腭裂大會、美國唇腭裂大會進行學術報告,相關研究獲得美國慈善組織微笑列車基金會、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愛笑少年”重點項目等資助,此技術在國內外推廣應用取得了較為顯著的社會效益。該獲獎項目實現了PNAM技術由經驗醫學向精準醫學的跨越,達到本領域國際領先水平。


科研辦

正畸一科 鄭潔